新闻资讯
2017-05-25 10:12:24
浏览:
贵州天地药业党总支书记刘正超率全体党员坡岗扫墓
4月9日,贵州天地药业全体党员在党总支书记刘正超的率领下,前往坡岗烈士陵园开展“悼先烈、承传统、创和谐”为主题的扫墓活动。在烈士墓前,同志们神情肃穆、默哀致敬,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
坡岗三十二烈士
1951年1月,位于滇黔桂结合部的兴义,虽然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了,但反动势力依旧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国民党余启佑部、保安二团以及其他残余的军、警、特、匪沆瀣一气,猥集于坡岗,坡岗山高林密,道路崎岖,外地人进入坡岗,仿佛进入八卦阵,不知哪一条通往村庄,哪一条通往绝壁。他们不时出山袭击我区乡政府,杀害干部,砍电杆。中央和西南军区党委决定抽调部队、民兵在兴义至安龙公路以南,南盘江以北14个乡镇实施“铁壁合围计划”,彻底清除匪患。就在“铁壁合围计划”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土匪作困兽之斗,3月29日已经出逃至广西的龙广长湾乡匪首吕昌发、吕昌泰纠集匪众200余人,潜伏在坡岗乡岩峰村附近,派混入农会的邱先重、陈绍祥称峰岩垭口有土匪,请解放军立即进剿,并自愿带路。邱先重原为惯匪,岩峰村人,地形非常熟悉,他假装向人民政府悔过,取得信任,入村农会,当时我驻守坡岗的兴仁军分区基干团(又称一四七团)三连合计43人,一营副指导员刘运祥和三连连长赵敬山决定率领两个排出击。
当天上午11点钟左右吃了午饭,留下炊事班和几个农会干部负责煮晚饭,部队从坡岗出发,下午3点左右进入峰岩丫口后,邱先重借口解手企图逃走,土匪事先为他准备了枪弹和安全地点。赵连长看到情况不对,开枪将邱先重击毙,土匪听到枪响,用机枪封锁道路出口,轻重武器火力夹杂滚木、巨石从峭壁上倾泻而下。峰岩垭口呈凹字形,土匪居高临下藏于密林之中,以巨石为依托且作了充分准备,我军难以组织有效抵抗,大部分战士当场牺牲,少数战士重伤后被土匪残酷杀害。土匪抢得武器后扑向坡岗乡政府,堵住几个山垭口用机枪轮番扫射乡政府院墙,炊事班和部分群众就转移到一座碉堡里,没有枪,只有几颗手榴弹,万一敌人进攻,就准备与敌同归一尽。土匪见没有反应,冲进乡政府将解放军的衣物行李抢掠一空,将做好的饭菜吃光,虏得一门六○炮20多发炮弹,不会使用,丢在一个瓦窑里。土匪自知血债累累,害怕解放军反击,又不知碉堡火力配备,不敢贸然进攻碉堡,仓惶潜逃。这就是解放初期贵州剿匪中著名的“坡岗事件”。
三十二烈士牺牲后当地政府组织民兵收集烈士遗体就地安葬于峰岩垭口,1976年4月由于峰岩垭口地处边远,祭扫不便,同时为了更好地用烈士的精神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由原兴义县民政局组织将烈士遗骨从峰岩垭口取出,重新在坡岗建立烈士陵园。陵园位于坡岗乡政府附近的芭蕉冲下,占地1.5亩,墓前烈士塔矗立在六角形的基座上,顶端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一颗红五星,红五星用当地两块青石精心雕制镶嵌而成,整个陵园简朴而庄重,掩映在翠柏之中。根据烈士遗骨的显著特征,同时请知情人回忆,一营副指导员刘运祥和三连连长赵敬山遗骨单独安葬,其他烈士遗骨合葬。围墙上刻有毛主席语录“成千上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勇敢地前进”。
峰岩垭口战斗称为“坡岗事件”更为准确,一般来说战役、战斗双方要有交火过程,这次遭到袭击,无有效抵抗,敌人几乎无伤亡。此类大者称事变,小者称事件,这符合党史的一般惯例。健在的老同志告诉我,战争是残酷的,虽然黔西南州是和平解放的,没有经过大的激烈的战役、战斗,但在剿匪中挨冷枪、遭暗杀者居多,牺牲的战士才二十几岁,正是如花的年龄,有的穿上军装才几天,一些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无论他们是怎样牺牲的,都永远值得我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