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历程
在疫情严重影响下,销售收入突破2亿大关,与上年持平
成立了贵州天地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外贸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一半以上
完成所有注册品种生产地址变更再注册工作,完成四个生产车间GMP认证工作。
整体入驻义龙新区红星医药产业园区。
根据兴义市城市规划发展需要及国家环保要求,在省、州、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天地药业启动整体异地搬迁项目。
实施”大容量注射剂H生产线(塑料瓶包装)和软袋输液生产线”六期GMP技改项目,大容量注射剂品种再次得到完善,包装形式包括玻璃瓶、塑料瓶、软袋。
实施“大容量注射剂F、G生产线(塑料瓶包装)生产线”五期GMP技改项目,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包装形式除了玻璃瓶包装外,新增塑料瓶包装。
全年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
完成四期技改项目,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03亿元,而且还向国家上交税金1520余万元,名列兴义市工业企业纳税排名第四位。
实施“大容量注射剂D、E生产线”四期技改项目。
完成三期技改项目建设。
实施“大容量注射剂C生产线及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三期技改项目。同时,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1294万元,全年实现2.8亿瓶大输液的生产经营目标,实现利润1000余万元,上交税收1000余万元;
实施“加大技改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完善品种结构”的两步走战略,新增7个大输液品种,在基础型大容量注射剂的基础上增加了治疗型大容量注射剂品种,完成“大容量注射剂B生产线”二期技改项目,“一个车间、一种剂型、单一品种的历史”得到刷新。
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改制后国有企业身份退出,贵州天地药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化企业,董事长刘正超上任。
投资3000万元实施第一次GMP技术改造项目,建成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的崭新厂房及一条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万瓶的现代化大输液生产线,同时顺利通过国家首次GMP认证。
生产大输液370万瓶,产值780万元,利税121万元。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公司当年产销量及市场占有率在省内排名第一。
年产300万瓶大输液生产线通过省级主管部门验收,弥补了黔西南州没有大输液生产线的空白。
天地药业注册成立,着手筹建年产300万瓶大输液生产线;